發布時間:2019-04-01 來源:煙臺舜康
表11-1 環評批復要求及落實情況
環評批復要求
落實情況
落實結果
1、工藝廢氣、抽真空廢氣經管道收集,通過活性炭吸附后排放,廢氣中甲醇、丙酮、異丙醚排放濃度和排放速率須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要求。
對罐區裝卸工程采取平衡管技術,加強法蘭盤的密封程度,盡量減少車間和裝置區廢氣無組織排放,各廢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應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16297-1996)廠界濃度限值。
本項目全面加強廢氣污染防治。項目廢氣主要為各生產車間收集處理的有機廢氣、含塵廢氣、酸性廢氣、飲食油煙、污水站惡臭等。2#、3#生產車間酸性廢氣分別經過一級-15℃冷凝,然后經過吸收塔一級水吸收,一級堿吸收后分別經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2-1#,3-1#);2#、3#生產車間投料廢氣經集氣罩收集后,反應釜有機廢氣經過一級-15℃冷凝后,蒸餾廢氣經過兩級-15℃冷凝后,干燥廢氣經一級-15℃冷凝后,與洗滌廢氣等匯總至樓頂后全部經布袋除塵器+活性炭吸附處理后分別經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2-2#,3-2#)。
食堂飲食油煙經油氣分離裝置后,通過高于屋頂1.5m高排氣筒排放(A1-1#)。
污水站厭氧池采取全封閉措施,收集的廢氣經過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通過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WS-1#)。
驗收監測期間,各排氣筒主要污染物均滿足相應標準要求。
已落實
2、生產廢水、循環冷卻水、沖洗廢水采用“厭氧+好氧”的工藝處理,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 CJ343-2010)B等級要求后,經城市污水管網排入萊陽市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經城市污水管網排入萊陽市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
本項目廢水主要包括工藝廢水、設備清洗廢水、地面沖洗廢水、實驗廢水、堿液噴淋廢水、循環冷卻排污水、真空泵廢水、生活污水等。
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與其它廢水一起排入廠區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污水處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厭氧+A/O生化+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工藝,處理能力100m3/d。
本項目廠區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廠區雨水經雨水系統排入市政雨水管網,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與生產廢水一起經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進入萊陽市第二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達標后排入白龍河。
驗收監測期間,污水處理站出口主要污染物均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2015)表1中B級標準的要求。
已落實
3、對主要噪聲設備采取隔聲、減振等措施,確保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 348-2008)3類標準要求。
本項目噪聲源主要包括泵類設備、風機、烘干機等,各主要噪聲源均位于室內,主要采取基礎減振等噪聲治理措施,經過廠房隔聲、距離衰減等措施降低噪聲影響。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廠界噪聲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 348-2008)3類標準要求。
已落實
4、項目產生的硫酸鋇渣、三乙胺鹽酸鹽渣、蒸餾殘液、廢活性炭、廢包裝物等屬于危險廢物,須委托有危廢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置。
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廢渣、釜殘、廢活性炭、廢包裝材料、廢水處理污泥和職工生活產生的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
污水處理污泥屬一般固廢,委托濰坊博銳環境保護有限公司焚燒處置。
釜殘、廢活性炭、廢包材、廢導熱油等屬于危險廢物。釜殘、廢活性炭、廢包材等委托濰坊博銳環境保護有限公司處理(危廢協議見附件)。廢導熱油暫未產生,產生后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已基本落實
5、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風險預防措施,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完善三級防控體系,定期組織開展環境風險應急演練。
報告書確定項目生產車間和罐區衛生防護距離lOOm,該范圍內不得規劃建設居住區、醫院、學校等環境敏感建筑物。
對生產區、物料存儲區、污水輸送管道、危廢暫存區所等采取防滲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新建1000m3的事故水池,確保事故狀態下廢水不排入外環境。
針對項目存在的風險,廠區內配備了報警器、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對風險場所進行防淋、防溢、防滲等處理。
公司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三級防控體系。在污水處理站南側建設了1000m3應急事故水池,并進行了防滲處理,并建設專用的事故導排系統,危廢間、原料庫、生產車間事故廢水均可排入應急事故水池。
公司在廠區西北角建設16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并設專用管道通入污水處理系統。
目前預案已編制完成,正在組織專家評審和備案工作。
已落實
6、項目投產后,排入外環境的COD、氨氮總量應分別控制在0. 78t/a、0.078t/a以內。
本項目主要污染物實際排放量化學需氧量為0.546t/a,氨氮為0.0546t/a,滿足《關于對煙臺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糖類系列產品生產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煙環審[2016]37號)提出的總量要求。
已落實
7、落實報告書提出的環境管理及監測計劃。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設置規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和固體廢物堆放場,并設立標志牌。
按要求制定了環境管理制度和監測計劃,并建設了規范的排污口,設立標志牌;按規范建設了危廢暫存間和一般工業固廢暫存間。
已落實
8、開展環境監理工作。在工程施工和試生產中,委托有資質的環境監理單位編制環境監理方案報我局審查;定期向我局和萊陽市環保局報送環境監理報告,作為環保部門竣工驗收的重要依據。
本項目已委托有資質的環境監理單位開展環境監理工作,編制完成環境監理報告。
已基本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