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4-01 來源:煙臺舜康
表3.2-2項目組成一覽表
項目
序號
本項目組成
實際內容
環評設計
變化情況
主體工程
1
2#車間
每個車間建筑面積1200m2;每個車間按生產工序建設,2#車間只利用西半部分(400m2):①化學合成工序②中間體冷濾、干燥工序,③中間體精制工序④成品冷濾、干燥及包裝工序。目前兩個車間總設計年生產2-脫氧-D-核糖35噸
新建3個生產車間,每個車間建筑面積1200m2;每個車間按生產工序新建:①化學合成工序新建6套合成反應釜、②中間體冷濾、干燥及粉碎工序新建8套結晶釜,③中間體精制工序新建5套反應釜、④成品冷濾、干燥及粉碎工序新建8套反應釜;同時每個車間設置2套蒸餾系統和2套精餾系統;三個車間設計完全相同,三個車間總設計年生產1,2,3-三乙酰-5-脫氧-β-D-核糖100噸,設計年生產L-2-脫氧核糖10噸,設計年生產2-脫氧-D-核糖50噸
滿足一期建設需要,1#車間和2#車間東區作為預留廠房
2
3#車間
3
預留廠房
1#車間(1200m2),2#車間東(800m2),10#(1050m2),11#(1050m2),12#(1050m2)車間為預留廠房
新建3棟預留廠房,每個預留廠房建筑面積1050m2,共3600m2
滿足一期建設需要
輔助工程
1
實驗與質檢中心、職工食堂
實驗與質檢中心,建筑面積3200m2,共三層,一層東設置食堂、辦公室及產品展廳,一層西,二層及三層為實驗與質檢中心
新建實驗與質檢中心,建筑面積3200m2,共三層,一層設置食堂、辦公室及產品展廳,二層及三層為實驗與質檢中心
與環評一致
2
值班室、監控室及傳達室
值班室、監控室及傳達室建筑面積100 m2
值班室、監控室及傳達室建筑面積100 m2
與環評一致
3
車間通風系統
3號車間南北、東側,屋頂離心風機8臺,2號車間設北側離心風機4臺。
在3個生產車間北側和南側,各布設5個軸流風機用于車間換氣,共設置30個軸流風機
滿足一期建設需要
公用工程
1
供水系統
由萊陽市供水公司供給,建設2t/h純水制備系統1套
由萊陽市供水公司供給,建設0.5t/h純水制備系統3套
增加了純水制備能力
2
供汽
廠內設置換熱站1座,因市政供熱管網未建成暫未啟用
采用市政供熱設施供給,供熱管網正在建設中,廠內設置換熱站1座
市政供熱管網未建成,采用電加熱,加熱介質使用水和導熱油
3
供電
由萊陽市政電網供給,新建中心配電室,配電室建筑面積100 m2,設置1臺變壓器630KV。公司配有備用柴油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應急。
由萊陽市政電網供給,新建中心配電室,配電室建筑面積100 m2,設置1臺變壓器630KV
與環評基本一致
4
制冷
新建普通-15℃制冷系統2套,配套2套制冷機組(制冷劑采用R22)
新建普通-15℃制冷系統3套,配套3套制冷機組;每個生產車間各布置一套-15℃制冷系統
滿足一期建設需要
5
抽真空系統
在原料的計量轉運、產品的烘干設置抽真空系統
在原料的計量轉運、產品的烘干設置抽真空系統
滿足一期建設需要
6
循環水系統
新建冷卻水池(與消防水池共用),主要用于制冷設備冷卻
建冷卻水池(與消防水池共用),主要用于制冷設備冷卻
與環評一致
7
空壓系統
每個生產車間設置1臺無油空壓機組,用于物料轉移過程
每個生產車間設置1臺4.0MPa無油空壓機組,用于物料轉移過程
滿足一期建設需要
貯運工程
1
液體原料庫
位于倉庫西部,建筑面積210m2
布置在1#—3#倉庫內;同時在有機罐區西側預留桶裝原料儲存位置;建設有機液體罐區、無機酸堿罐區
罐區未建;原料存貯位置發生變化
2
固體原料庫
位于倉庫中部,建筑面積315m2
布置在1#—3#倉庫內,作為固體原料及產品儲存
3
五金庫
位于倉庫中部,建筑面積315m2
環評未涉及
4
成品倉庫
位于倉庫東部,建筑面積210m2
布置在1#—3#倉庫內,作為固體原料及產品儲存
產品儲存區域發生變化
環保工程
1
廢氣處理
2#、3#生產車間酸性廢氣分別經過一級-15℃冷凝,然后經過吸收塔一級水吸收,一級堿吸收后分別經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2-1#,3-1#);2#、3#生產車間投料廢氣經集氣罩收集后,反應釜有機廢氣經過一級-15℃冷凝后,蒸餾廢氣經過兩級-15℃冷凝后,與干燥廢氣等匯總至樓頂后全部經布袋除塵器+活性炭吸附處理后分別經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2-2#,3-2#)。
食堂飲食油煙經油氣分離裝置后,通過高于屋頂1.5m高排氣筒排放(A1-1#)。
污水站厭氧池采取全封閉措施,收集的廢氣經過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通過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WS-1#)。
3個生產車間完全相同,每個車間原料計量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進行處理;固體物料加料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進行處理;工藝尾氣采用冷凝+活性炭吸附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干燥廢氣采用冷凝+活性炭吸附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精餾蒸餾工序采用冷凝+活性炭吸附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以上廢氣通過5根22m高(每個)排氣筒排放;
工藝廢氣收集、排放方式、排氣筒數量發生改變。
新增酸性廢氣冷凝+堿噴淋吸收裝置2套(每個車間1套),各自通過1個排氣筒排放;其它工藝廢氣經冷凝+布袋除塵+活性炭吸附后通過1個排筒排放,排氣筒數量由每個車間5個變更為每個車間通過1個排氣筒排放,且排氣筒高度由原設計22m變為15m。
新增污水站臭氣收集處理裝置1套。
2
廢水處理
職工生活廢水、生產廢水經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污水處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厭氧+A/O生化+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工藝,處理能力100m3/d。
新建污水處理設施,采用厭氧+好氧處理方法,處理能力100m3/d,排入城市污水管網
與環評基本一致
3
噪聲
隔聲、減震設施等
隔聲、減震設施等
與環評一致
4
固體廢棄物
危廢庫
位于配電室東側,建筑面積50m2,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
封閉防滲容器承裝,臨時儲存于危廢倉庫(3#倉庫)內,危廢倉庫建筑面積80m2,危險廢物委托處理
實際建設位置發生變化
一般固廢庫
位于配電室東側,建筑面積30m2,儲存一般廢物,污泥委托焚燒處置
環評中未涉及
生活垃圾
垃圾袋裝后由環衛部門及時清運
垃圾袋裝后由環衛部門及時清運
與環評一致
5
防滲設施
液體原料倉庫、生產車間、危廢庫、事故水池及污水處理站均進行防滲處理
倉庫、車間、罐區、事故水池地面及污水處理進行防滲處理
與環評一致
6
事故水池
容積1000 m3,位于污水站南側,并建設導排設施
體積1000 m3,并建設導排設施
與環評一致
7
初期雨水池
容積160m3,位于廠區西北角
新增
8
綠化
綠化面積10659 m2
綠化面積10659 m2
與環評一致